3fa85b1192e944f982affa93c66ba403/images/ea5c6b03425245368fef465f613ef71f.jpg 要闻
要闻

篆书廿九品新探(三)|缘于图像背景的社会和艺术·金石书法研究与创作系列展之三 篆书廿九品新探(三)|缘于图像背景的社会和艺术·金石书法研究与创作系列展之三

来源:中国国家画院发布时间:2022-08-13

主办单位

中国国家画院

国家图书馆

承办单位

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

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

国家图书馆展览部

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金石碑帖研究委员会

协办单位

中国国家画院信息中心

《中国美术报》社

展出时间

2022年8月16日—2022年8月31日

开幕式

2022年8月17日15:00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行

展览地点

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

国家典籍博物馆


拓本 周

《春秋·秦公簋》

《春秋·秦公簋》(局部)

秦公簋是春秋时期秦国青铜器的代表作,学界多认为作于秦景公时,祭祀用器。传民国初年出土于甘肃礼县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。器盖内和器内底铸铭文两段,各50字。书体近石鼓文风格。另于器、盖外有秦、汉间镌刻铭文各9字。此拓本右上有民国间罗振玉题写器名及跋语。钤印:罗振玉(白)、尊六室(朱)。

《春秋·子璋钟》

子璋钟共七器,此为其中一器。子璋钟定名经历了三个阶段:第一阶段“时代名+器名”如:“周和钟”;第二阶段“时代+作者名+器名”,如“周子璋钟”;第三阶段“作者名+器名”定名为子璋钟。此拓本有清人杨铎、方朔题跋。钤印:稚农(朱)、汉鹿斋金石书画印(白)、小东审定(朱)、杨铎(白)、尔伯(朱)、耆古堂审定金石文字(朱)、如皋祝寿慈印(朱)、祝昭声章(朱)。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提供。

《春秋·齐侯匜》

《春秋·齐侯敦》

两器腹内底各有铭文6行32字。两件拓本各有费念慈楷书释文并跋。钤印:盛昱印(白)、伯羲(朱)、李氏手拓(白)、君直(朱)、端臣收藏金石(朱)、费(朱文押)、费(朱)、沈庵墨缘(朱)、德轩敬赏(朱)。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提供。

《春秋·陈侯鼎》

《春秋·陈侯鼎》(局部)

陈侯鼎为春秋早期器,器内壁铭文21字。陈介祺旧藏。20世纪50年代入藏故宫博物院。此拓本为民国间周希丁传拓,孙壮旧藏。钤印:希丁手拓金石文字(朱)、曾藏孙伯恒处(白)。

《春秋·国差甔》

11

《春秋·国差甔》(局部)

国差甔为春秋中期齐国器。清阮元旧藏,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。字体大方、疏朗、点画多圆转。

《战国·中山王厝鼎》第一面

《战国·中山王厝鼎》第二面

《战国·中山王厝鼎》第三面

1

《战国·中山王厝鼎》第四面

《战国·中山王厝鼎》(局部)

《厝方壶》

《战国·中山王厝方壶》(局部)

《战国·中山王厝圆壶》

《战国·中山王圆壶》(局部)

1977年,在河北省平山县发掘出中山国重要遗址,出土了大量青铜器,其中中山王厝方壶、中山王厝鼎以及中山王厝圆壶合称“中山三器”现藏河北省博物院。铭文镌刻技巧精熟,运刀如笔。线条刻划生动,多姿多彩。爽利劲健,审美价值极高。

《战国·宗邑瓦书》

《战国·宗邑瓦书》(局部)

这件秦封宗邑瓦书1948年出土于户县,长24、宽6.5、厚0.5~1厘米。两面刻字,为战国晚期器物,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件秦国陶质文书,其书写体例和出土简牍文书一致。

《战国·石鼓文》

《战国·石鼓文》(局部)

石鼓文为先秦时期的刻石文字,由于其外形像鼓而得名,唐初发见于陕西省宝鸡,亦称猎碣、岐阳石鼓。石鼓共10只,高二尺,直径一尺多,鼓面均有文字,其字法介于周金文和秦小篆之间,字体的形态美表现在线条收敛而不露锋芒,圆润浑厚,结体以纵势为主,章法疏密有致。自唐而来,被誉为中国第一古物,具有很高的书法价值和文史价值。拓本钤印:醒秋(朱)、无町畦(白)、星球(朱)、顽石斋(白)。此拓本10件,选辑2件。


当代创作(三)

(以年龄为序)

国家典籍博物馆地址:北京中关村南大街33号国家图书馆内

相关链接:

展览预告|缘于图像背景的社会和艺术·金石书法研究与创作系列展——篆书廿九品新探

缘于图像背景的社会和艺术·金石书法研究与创作系列展——篆书廿九品新探(一)

缘于图像背景的社会和艺术·金石书法研究与创作系列展——篆书廿九品新探(二)

编辑:彭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