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131a1c59c71438789a5b670eaac2fd2/images/ad85d24911334e2abf28c324bc39bffb.jpg 要闻
要闻

喜 讯 | 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获“2022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优秀项目” 喜 讯 | 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获“2022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优秀项目”

来源: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发布时间:2023-01-31

在文化和旅游部举办的

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验收总结评审中

由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策划主办的

“中国国家画院典藏研究系列·叶浅予艺术回顾展之二:

叶浅予主题创作与插图艺术研究展”

从全国多所美术馆中脱颖而出

荣获

“2022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优秀项目”

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,是中国国家画院的内设机构,公益一类事业单位,主要负责开展美术展览、收藏及公共教育服务等工作。

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,经过数十年的深入耕耘,迄今已结出累累硕果。2023年1月,“中国国家画院典藏研究系列·叶浅予艺术回顾展之二:叶浅予主题创作与插图艺术研究展”力突重围,在全国32个入选项目中脱颖而出,荣获“2022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优秀项目”。

01

展览回顾

叶浅予先生是我国著名漫画家、国画家、美术教育家,曾任中国画研究院(后更名为中国国家画院)副院长,对中国国家画院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,其对中国国家画院捐赠作品构成我院最成体系的艺术收藏之一。因叶老捐赠画院作品多达5000余件,关于院藏叶浅予先生作品的梳理与研究,计划三年分阶段完成。本次展览为叶浅予三年展览计划的第二年,是我院第一次对院藏叶浅予插图、主题创作作品进行系统梳理与深入研究,所有作品皆为入藏以来首次展出。

展览作品包括《子夜》、《春蚕》、《林家铺子》等插图艺术作品及《北平解放》、《妇女解放》等主题创作手稿。茅盾创作《子夜》之时,叶浅予也在上海,他对上海社会的深入观察,使他为《子夜》所作的插图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,真实再现了上海社会生活的缩影,让人在读《子夜》时更加形象直观地认识到原作所叙述的那个时代的上海。从《子夜》的旧社会画到《北平解放》的新中国,叶浅予从当代中国的时代变迁中发现创作的主题、捕捉创新的灵感,以画笔永恒定格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北平的历史时刻。北平解放是中国人民革命史上的壮丽篇章,在喜迎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际,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“中国国家画院典藏研究系列·叶浅予艺术回顾展之二:叶浅予主题创作与插图艺术研究展”,献礼这个伟大的、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。

中国国家画院是中国画创作与研究的国家级学术机构,对院藏作品的整理、研究和展览是支撑中国国家画院学术建设的基础性工作,配合本次展览主题,聚焦叶浅予先生插图艺术、人物造型艺术、中国画的写生与创作方法,对当前中国插图与主题创作研究,具有重要而迫切的现实意义。

02

精彩展品

《北平解放》专题共展出35件草图和8件手稿。草图展示了数个清晰可辨的群众形象,既表现了他们各自不同的身份、职业,又表现了欢快而不雷同的动作神态,叶浅予还把北平最富有代表性的建筑融入画中,如前门城楼、天坛祈年殿、天安门华表等,既丰富了画面内容,又强化了地域特点和象征意义。

这一单元循着叶浅予创作的轨迹,从围绕重大事件确立主题,再深入考察背景材料选取场景,到具体构图布景,塑造艺术典型,最终组合完成画面,揭示了画家主题性创作的方法与过程。

茅盾创作《子夜》的时候,叶浅予也在上海,所以叶浅予对茅盾笔下的上海社会情形非常熟悉。

一九五七年,叶浅予对小说所反映的时代背景、主要人物性格特点、故事关键情节等作了全面细致的思考,为外文出版社出版的英文版《子夜》创作了十九幅插图,向读者真实地再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实业家与工人、农民、以及各方面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。

通过梳理叶浅予几套《子夜》插图画稿,我们可以看到画家是如何悉心经营、反复提炼、细致推敲画面的。

03

展览开幕

2022年9月6日,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、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承办、《中国美术报》社协办的"叶浅予主题创作与插图艺术研究展"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开幕。

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卢禹舜,副院长徐涟,党委副书记、纪委书记王青云,副院长于文江,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家李延声、谢志高,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于洋,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曹田泉以及叶浅予家属金朔、郑立衡等嘉宾出席了开幕式,开幕式由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馆长方土主持。

04

公教活动

1.馆长带你看展览

在限流参观的情况下,为了让更多的公众能足不出户看展览,我馆由馆长方土开设直播,为线上观众进行专业详细的展览导览讲解,并邀请艺术史研究者到场对谈,与观众在直播平台进行问答互动,达到很好的效果。

2.美术馆里的插图课

2022年9月20日,特邀与叶浅予有交往渊源的詹忠效老师,开展"美术馆里的插图课"公共教育活动。

3.“与大师对话”青少年观展和写生活动

面向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,专门开设4场公共教育活动,内容包括集中观展和写生。通过各个教学单元的串联,揭示了叶浅予先生从生活中的自然物象转变为艺术形象的过程。

05

幕后筹备

全馆工作人员上下一心,全心全意做好展前筹备工作,包括特邀专家指导策展,多部门联动开展统筹协调会,为本次展览的圆满举办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
编辑:彭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