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9ba48171a7d4932a9bbcdcb31f49edb/images/cf919416b6e14b49aaadeed78d4d6fe0.jpg 要闻

刘昆艺术研讨会在中国国家画院举行 刘昆艺术研讨会在中国国家画院举行

来源:中国国家画院 文:周珍珍 图:吕高鹏 武广宇发布时间:2018-06-29

研讨会现场

研讨会现场

2018年6月29日,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的刘昆艺术研讨会在本院举办。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江舟,原副院长赵卫,副院长纪连彬,美术馆馆长陈风新,国画院常务副院长梁占岩、副院长于文江,院务委员会秘书长吴一娜,研究员王迎春、赵力忠、舒建新参加了研讨会,会议由吴一娜召集,梁占岩主持。

研讨会现场

研讨会现场

国画院常务副院长梁占岩主持

国画院常务副院长梁占岩主持

院务委员会秘书长吴一娜发言

院务委员会秘书长吴一娜发言

院务委员会秘书长吴一娜对刘昆先生的生平做了简单介绍,并对8月刘昆先生的展览和画册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。

副院长张江舟回忆说:“刘昆同志曾在院里住过一阵子,那时我每天来画院画画,我们都是画人物的,所以接触比较多。提到刘昆,想到的是‘热爱’二字,他是一个对生活充满爱的人,从他的画中就可以感受到对生活极端的执着和爱。他早期作品风格种类多样,基本功扎实,他是西画出身,从油画转变为中国画很难,他认识到自己对中国画传统的不足,通过长期临写魏碑来加强中国画传统功力,还从山水、花鸟入手来更好地体味传统的东西,用于服务人物画创作。他生病之后的创作状况极为艰难,在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情况下,还能坚持拿毛笔创作出这么多作品,这就是他作为画家对绘画极端的虔诚和对生活热爱的品质。从他后来的作品中完全看不出这是出自于一个病人之手,他把阳光和美好的一面都呈现给大家,这是一种感人的人格魅力。”

副院长张江舟发言

副院长张江舟发言

原副院长赵卫谈到刘昆同志说,他是一个朝气勤奋的人,在中国画研究院当美术馆馆长时期,组织策划的展览和活动很有年轻人的想法和新意。在写生之后查出身体问题,他以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病魔进行抗争,能够继续在绘画道路上坚持下去,并且越画越好,就像刘昆书中写的“把自己的成就当做一束光线,留给大家”。

副院长赵卫发言

原副院长赵卫发言

副院长纪连彬补充说道,从刘昆的作品中可以看到“气”很旺盛,他能够坚持不懈地和病魔作抗争,把创作作为自己的一部分,这种对绘画的执着值得我们学习。

副院长纪连彬讲话

副院长纪连彬讲话

美术馆馆长陈风新发言谈到,这次刘昆画展,在杨晓阳院长的带领下,我院和美术馆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,无论是场地、背景墙、海报、画签等都做到最好。

美术馆馆长陈风新发言

美术馆馆长陈风新发言

国画院常务副院长梁占岩、副院长于文江发言讲道,刘昆同志有着单纯、质朴的品质,在与死神相伴期间不忘创作,作品中没有阴影和病态的显现,都是阳光的,对生活充满希望的。刘昆同志保持这种激情真诚的创作状态是一种高贵的品质。他生病以来,我院给予极大地支持和关心,杨晓阳院长带领团队经常以各种方式帮助慰问刘昆先生一家。

国画院副院长于文江讲话

国画院副院长于文江讲话

研究员赵力忠用“谦”和“欠”两字评价刘昆先生。刘昆曾说过对画院感到非常亏欠,因为刚调到国家画院就生病了,并没有为画院做出什么贡献。刘昆一直是这么谦虚地评价自己,后来虽然有病魔缠身,但他依旧坚持创作,每次院里的展览活动都能看到刘昆的作品。谈到他的作品,评价其造型和笔墨处理的恰到好处,即不失形象,又不失笔墨,不存在形象和笔墨打架的情况。通过《裸女》这幅作品,可以看出刘昆扎实的基本功,画中人物后背的结构极为准确。大部分西画转国画会很生硬,但是刘昆转得很成功,笔墨感、线条不硬,人物眼神到位。那个年代是中国画变化的年代,刘昆能在原有的基础上稳健地向前走,可见其扎实的艺术功力。

研究员赵力忠发言

研究员赵力忠发言

研究员王迎春、舒建新高度评价了刘昆先生,称赞其为人品格正派,是个有朝气的人,他生病这19年来没有叫苦呻吟,而是顽强地和病魔做对抗,一直坚持画画,对艺术的执着和不断追求创作出许多新的作品,他的病痛和对创作的生命力形成鲜明的对比。最后王迎春感慨道:“刘昆同志的去世对我院乃至美术界都是极大的损失。”

研究员王迎春讲话

研究员王迎春讲话

研究员舒建新讲话

研究员舒建新讲话

据悉,刘昆先生回顾展将于2018年8月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。

研讨会现场

研讨会现场

编辑:周珍珍